四川眉山: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实现机构全覆盖转向服务全覆盖
四川眉山: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实现机构全覆盖转向服务全覆盖
四川眉山: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实现机构全覆盖转向服务全覆盖封面新闻记者 周家夷(yí)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xíjìnpíng)总书记来川视察,提出“乡亲们吃穿不愁后,最关心的(de)就是医药问题。要加强乡村卫生体系建设,保障好广大农民群众基本医疗(yīliáo)。”三年来,四川的基层医疗建设成效如何?村民们就医有了(le)哪些变化?
近日,记者在四川省眉山市多个(g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走访时了解到,2024年(nián)四川省10部门(bùmén)联合印发《四川省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xiànyù)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从37个试点县(市、区)扩面到137个县,组建(zǔjiàn)了185个医共体,85%的村卫生室实现乡村一体化管理,实现县级(xiànjí)医院派驻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提供诊疗(zhěnliáo)服务69.39万人次。以眉山为例,已建成县域医疗次中心16家,实现机构全覆盖转向服务全覆盖,已构建农村地区常见病、多发病基本诊疗30分钟服务圈(quān)。
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发挥(fāhuī)辐射带动作用
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dàbìng)不出县”
5月15日,仁寿县(rénshòuxiàn)富加镇卫生院的“村医生集中办公点”里坐满了乡村(xiāngcūn)医生,他们(tāmen)来自镇上28个村卫生室,卫生院的医生正在给他们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档案管理(dàngànguǎnlǐ)和慢病随访系统录入等相关培训。像这样的集中办公和培训,在这里每月要开展三次,内容包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zhèngcè)宣传、病例分享(fēnxiǎng)以及经验交流等等,村医集中办公模式是仁寿县富加镇提升辖区各个村卫生室服务能力的缩影。
“通过这种学习,我感觉(gǎnjué)提升很多,现在看病更有底气了(le)。”桂树村第二卫生室村医湖淑霞坦言,以前很多疾病她自己摸不准、不敢轻易诊治,如今(rújīn)有了上级医生当老师,自己能力提升也获得了患者(huànzhě)的信任,很多病人在村上就能得到诊治。
仁寿县富加镇卫生院院长夏阳介绍,作为四川省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该院除了为下级医生提供(tígōng)支持,富加镇卫生院还与四川省人民(rénmín)医院、仁寿县人民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和医共体,形成(xíngchéng)“医护轮训(lúnxùn)+专家下沉”的双向提升机制,每年(měinián)选派骨干赴上级医院进修,省级专家每周驻点(zhùdiǎn)坐诊带教。目前该院设置400张住院床位,并开设重症监护室,这在镇卫生院中并不多见。此外,卫生院还有1.5T核磁共振、螺旋CT等先进设备,使得一些复杂手术也能在这里完成,“近几年三、四级手术占比超过一半。”夏阳说,通过(tōngguò)“123就医圈”建设,仁寿县的患者小病(xiǎobìng)10分钟(fēnzhōng)到村卫生室初诊、20分钟转至乡镇卫生院、疑难重症30分钟就能到达县级医院,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dàbìng)不出(bùchū)县”。
村级医疗卫生室(wèishēngshì)“扩容”
打造农村就医(jiùyī)“30分钟服务圈”
来自仁美镇卫生院的胡小林医生(yīshēng)每周都(dōu)会固定在丹棱县仁美镇雄义村卫生室为村民看病。
丹棱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袁林介绍,2022年11月(yuè),雄义村卫生室作为首批试点建设的卫生室之一,进行了“七个一”扩(kuò)容(kuòróng)、提能建设,面积由62平方米(píngfāngmǐ)扩增至143平方米,功能室由原来四室扩增至七室,增补诊疗(zhěnliáo)床、氧气袋、空调、饮水机(yǐnshuǐjī)、健身器材等医疗设施和便民设施20多件。同时县、乡医疗机构定期派驻副主任医师和主治医师下沉坐诊,并实施送药上门、“家庭病床”“居家医养”等服务(fúwù)举措,群众就医环境得到(dédào)极大改善、服务质效得到极大提升(tíshēng)。雄义村卫生室2024年诊疗量突破至4200人次,同比2022年增长175%。
目前,丹棱县已全覆盖对35个行政村卫生室进行了“七个一”建设,乡村医疗卫生“网底”得到全面夯实。全县各村平均拥有医疗卫生点位(diǎnwèi)达到(dádào)1.42个,基本实现了95%的农村家庭(jiātíng)30分钟内就近(jiùjìn)就医。
“原来全县基层医疗机构(yīliáojīgòu)能识别的病种只有20多种,现在已经达到(dádào)70种以上了。”袁林表示,村级医疗卫生建设“扩容”后,乡村医疗卫生服务门类(ménlèi)更加(gèngjiā)齐全,基本能够满足群众就医(jiùyī)需求。同时,乡村“重点(zhòngdiǎn)人群”健康管理率达到90%以上,“两病”患者住院率以年均2%下降,2024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16%同比2023提升1.2%。
四川各地开展基层(jīcéng)医疗实践
开拓服务能力提升新路径(lùjìng)
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被列为四川省紧密型(xíng)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通过“一个总医院”模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具体来说(jùtǐláishuō),就是依托县人民医院统筹整合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及(j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仪陇县总医院,构建(gòujiàn)形成“一院五区、一核两极多点”的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让群众(qúnzhòng)在家门口获得(huòdé)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德阳市罗江(luójiāng)区率先探索,2017年组建省内首个“罗江医院(yīyuàn)集团”,先行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由区人民医院牵头(qiāntóu),辖区(xiáqū)内12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75个村卫生室组建“罗江医院集团”。推行统一法人制度,牵头医院院长任各成员单位法人代表,全面负责医院集团管理运营。落实“一地一策”“一院一方案”。区人民医院着力提升(tíshēng)危急重症救治能力(nénglì),区中医分院着力加强医养(yīyǎng)结合及(jí)中医能力建设,疾控中心着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妇幼保健院着力提升妇幼群体服务能力,乡镇卫生院增强常见病(chángjiànbìng)、多发病诊治(zhěnzhì)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承接能力,村卫生室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了“各司其职、强强联合”。
攀枝花市米易县深化“三项(sānxiàng)改革”,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组建以县(yǐxiàn)医院为牵头医院、县乡公立医疗机构(yīliáojīgòu)为成员的“1+N”县域医共体;统筹集约全县资源,建成贯穿城乡、辐射全域的医共体资源共享“六大中心”,县域内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心电诊断、病理检验、消毒供应、远程会诊实现一体化(yītǐhuà)共享服务。采取分级诊疗、远程医疗、县级(xiànjí)专家下沉、病种规范化治疗等举措,引导医疗机构主动控费(kòngfèi),切实降低不合理费用(fèiyòng),减轻群众负担。
封面新闻记者 周家夷(yí)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xíjìnpíng)总书记来川视察,提出“乡亲们吃穿不愁后,最关心的(de)就是医药问题。要加强乡村卫生体系建设,保障好广大农民群众基本医疗(yīliáo)。”三年来,四川的基层医疗建设成效如何?村民们就医有了(le)哪些变化?
近日,记者在四川省眉山市多个(gè)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走访时了解到,2024年(nián)四川省10部门(bùmén)联合印发《四川省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xiànyù)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从37个试点县(市、区)扩面到137个县,组建(zǔjiàn)了185个医共体,85%的村卫生室实现乡村一体化管理,实现县级(xiànjí)医院派驻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提供诊疗(zhěnliáo)服务69.39万人次。以眉山为例,已建成县域医疗次中心16家,实现机构全覆盖转向服务全覆盖,已构建农村地区常见病、多发病基本诊疗30分钟服务圈(quān)。
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发挥(fāhuī)辐射带动作用
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dàbìng)不出县”
5月15日,仁寿县(rénshòuxiàn)富加镇卫生院的“村医生集中办公点”里坐满了乡村(xiāngcūn)医生,他们(tāmen)来自镇上28个村卫生室,卫生院的医生正在给他们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档案管理(dàngànguǎnlǐ)和慢病随访系统录入等相关培训。像这样的集中办公和培训,在这里每月要开展三次,内容包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zhèngcè)宣传、病例分享(fēnxiǎng)以及经验交流等等,村医集中办公模式是仁寿县富加镇提升辖区各个村卫生室服务能力的缩影。
“通过这种学习,我感觉(gǎnjué)提升很多,现在看病更有底气了(le)。”桂树村第二卫生室村医湖淑霞坦言,以前很多疾病她自己摸不准、不敢轻易诊治,如今(rújīn)有了上级医生当老师,自己能力提升也获得了患者(huànzhě)的信任,很多病人在村上就能得到诊治。
仁寿县富加镇卫生院院长夏阳介绍,作为四川省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该院除了为下级医生提供(tígōng)支持,富加镇卫生院还与四川省人民(rénmín)医院、仁寿县人民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和医共体,形成(xíngchéng)“医护轮训(lúnxùn)+专家下沉”的双向提升机制,每年(měinián)选派骨干赴上级医院进修,省级专家每周驻点(zhùdiǎn)坐诊带教。目前该院设置400张住院床位,并开设重症监护室,这在镇卫生院中并不多见。此外,卫生院还有1.5T核磁共振、螺旋CT等先进设备,使得一些复杂手术也能在这里完成,“近几年三、四级手术占比超过一半。”夏阳说,通过(tōngguò)“123就医圈”建设,仁寿县的患者小病(xiǎobìng)10分钟(fēnzhōng)到村卫生室初诊、20分钟转至乡镇卫生院、疑难重症30分钟就能到达县级医院,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dàbìng)不出(bùchū)县”。
村级医疗卫生室(wèishēngshì)“扩容”
打造农村就医(jiùyī)“30分钟服务圈”
来自仁美镇卫生院的胡小林医生(yīshēng)每周都(dōu)会固定在丹棱县仁美镇雄义村卫生室为村民看病。
丹棱县卫生健康局副局长袁林介绍,2022年11月(yuè),雄义村卫生室作为首批试点建设的卫生室之一,进行了“七个一”扩(kuò)容(kuòróng)、提能建设,面积由62平方米(píngfāngmǐ)扩增至143平方米,功能室由原来四室扩增至七室,增补诊疗(zhěnliáo)床、氧气袋、空调、饮水机(yǐnshuǐjī)、健身器材等医疗设施和便民设施20多件。同时县、乡医疗机构定期派驻副主任医师和主治医师下沉坐诊,并实施送药上门、“家庭病床”“居家医养”等服务(fúwù)举措,群众就医环境得到(dédào)极大改善、服务质效得到极大提升(tíshēng)。雄义村卫生室2024年诊疗量突破至4200人次,同比2022年增长175%。
目前,丹棱县已全覆盖对35个行政村卫生室进行了“七个一”建设,乡村医疗卫生“网底”得到全面夯实。全县各村平均拥有医疗卫生点位(diǎnwèi)达到(dádào)1.42个,基本实现了95%的农村家庭(jiātíng)30分钟内就近(jiùjìn)就医。
“原来全县基层医疗机构(yīliáojīgòu)能识别的病种只有20多种,现在已经达到(dádào)70种以上了。”袁林表示,村级医疗卫生建设“扩容”后,乡村医疗卫生服务门类(ménlèi)更加(gèngjiā)齐全,基本能够满足群众就医(jiùyī)需求。同时,乡村“重点(zhòngdiǎn)人群”健康管理率达到90%以上,“两病”患者住院率以年均2%下降,2024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16%同比2023提升1.2%。
四川各地开展基层(jīcéng)医疗实践
开拓服务能力提升新路径(lùjìng)
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被列为四川省紧密型(xíng)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通过“一个总医院”模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具体来说(jùtǐláishuō),就是依托县人民医院统筹整合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及(j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仪陇县总医院,构建(gòujiàn)形成“一院五区、一核两极多点”的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让群众(qúnzhòng)在家门口获得(huòdé)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德阳市罗江(luójiāng)区率先探索,2017年组建省内首个“罗江医院(yīyuàn)集团”,先行启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由区人民医院牵头(qiāntóu),辖区(xiáqū)内12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75个村卫生室组建“罗江医院集团”。推行统一法人制度,牵头医院院长任各成员单位法人代表,全面负责医院集团管理运营。落实“一地一策”“一院一方案”。区人民医院着力提升(tíshēng)危急重症救治能力(nénglì),区中医分院着力加强医养(yīyǎng)结合及(jí)中医能力建设,疾控中心着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妇幼保健院着力提升妇幼群体服务能力,乡镇卫生院增强常见病(chángjiànbìng)、多发病诊治(zhěnzhì)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承接能力,村卫生室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现了“各司其职、强强联合”。
攀枝花市米易县深化“三项(sānxiàng)改革”,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组建以县(yǐxiàn)医院为牵头医院、县乡公立医疗机构(yīliáojīgòu)为成员的“1+N”县域医共体;统筹集约全县资源,建成贯穿城乡、辐射全域的医共体资源共享“六大中心”,县域内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心电诊断、病理检验、消毒供应、远程会诊实现一体化(yītǐhuà)共享服务。采取分级诊疗、远程医疗、县级(xiànjí)专家下沉、病种规范化治疗等举措,引导医疗机构主动控费(kòngfèi),切实降低不合理费用(fèiyòng),减轻群众负担。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